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幼妹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党的生活(河南)》2020年第4期51-53,共3页
摘 要:今天,当我们提起孟子,总有一种无关情绪的尴尬与停顿。在这片孟子生死的土地上,现代文明的滚滚列车,碾压过古老的脉搏,地里埋藏的竹简啊青铜啊,是否也有未眠的疼痛啊。呼啸之声不绝于耳,眶魅魁題在远远的烟囱里听了这应景的鼓声。标签,一种社会认同工具开始给寡淡的孟子上色,儒家--封建,忠君--愚昧,君子——虚伪,仁礼——卫道士,矛盾的标签堆积起来,孟子的形象被画出来了,那么轻那么淡,仿佛每个人都曾看过春秋穿越而来的一幕幕屏风上的孟珂传,如同你我所知的爱情绝唱,当时深重不胜,当时粉泪满襟,几世几年,拈酸的市井小才写成薄薄的诗文唱本,随意地搬上戏台,谁都可以谈起谁都可以揣度,座下高朋满座推杯换盏,台上名伶咿呀,水袖翻影,谁都不知道戏里流的是什么泪,江州司马早已在一个没有琵琶的月夜贱卖了春衫隐秘了萍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