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目珍[1,2]
机构地区:[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2]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教育》2020年第4期17-17,共1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歌诗的吟咏与讽诵是中国很早以来就莫定的文化传统。《汉书·艺文志》中说:《诗经》中的诗篇遭遇秦代焚书而到保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说明“讽诵”对保全诗歌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文化载体尚未出现或并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口耳相传乃诗歌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当下中国的新诗领城,除了注重诗歌文本的创造之外,朗诵和演唱也渐渐被人重视。那么对于现代新诗而言,一篇优秀的朗诵诗应具备何种质素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