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振兴[1]
出 处:《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7,13,共3页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今天是谁在研究鲁迅?这是我们回顾鲁迅研究史,并试图在其中确立自己的坐标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是一群栖身于学院体制之内,高度依赖于“学校—学报—项目”三位一体建制的研究者,我们属于“学院派”。在学术大数据时代,我们是高速运转的学术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齿轮”或“螺丝钉”。被“学术工业化”的大潮所裹挟,如今我们已深陷“项目化生存”的悖谬情境:论文和著作不叫“论文”和“著作”,而叫“科研成果”;阅读过程被简化为“查资料”,著书立说有一条流水线上的规范程序——“做项目,搞科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