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兴

作品数:19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回忆《鲁迅全集》记忆小说出版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文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童心来复梦中身——重读鲁迅《故乡》
《上海鲁迅研究》2021年第3期35-53,共19页程振兴 
1933年3月,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写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
关键词:启蒙主义 病态社会 《故乡》 自我定位 童心 消闲 疗救 鲁迅文本 
现代语境中的“讲故事的人”——以《故事新编》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6期15-26,共12页程振兴 
说鲁迅是文体家,可能有些过甚其辞;但说鲁迅是一个有着深厚的体裁修养和鲜明的文体意识的小说家,可谓恰如其分。无论是撰写中国小说史,还是从事小说创作,鲁迅都表现出强烈的小说意识。在《中国小说史略》序言中,鲁迅的第一句话开门见山:...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 《故事新编》 过甚其辞 小说意识 讲故事的人 现代语境 《中国小说史略》 文体意识 
建立与鲁迅的“个人关系”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7,13,共3页程振兴 
今天是谁在研究鲁迅?这是我们回顾鲁迅研究史,并试图在其中确立自己的坐标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是一群栖身于学院体制之内,高度依赖于“学校—学报—项目”三位一体建制的研究者,我们属于“学院派”。在学术大数据时代...
关键词:鲁迅研究 科研成果 规范程序 研究鲁迅 流水线 著书立说 大数据时代 三位一体 
作为对话的文学教学被引量:1
《长江丛刊》2018年第35期45-46,共2页程振兴 
理想的文学教育,其远景目标是造就“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的人类个体,最终养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优美人格。作为文学教育重要一支的中国现代文学,无疑也担负着这样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文学是人学”,如今已是理论批评界的老生...
关键词:文学教学 对话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教育 文学是人学 远景目标 理论批评 文学学科 
记忆的组织:论冯雪峰的鲁迅回忆
《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程振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纪念研究(1966-1976年)>(12YJC751011)阶段性成果
在鲁迅回忆中,冯雪峰特别讲究叙事策略。考察冯雪峰鲁迅回忆中"记忆的组织"的各种情形——无论是叙事的情境化,真话只说一半,还是改写和"有意漏记",可知冯雪峰的鲁迅回忆不乏"创造性"。
关键词:冯雪峰 鲁迅 回忆 创造性 
记忆的组织——论冯雪峰的鲁迅回忆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7期27-34,共8页程振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纪念研究(1966-1976年)"(12YJC751011)阶段性成果
在卷帙浩繁的"鲁迅回忆录"中,冯雪峰对鲁迅回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冯雪峰身份特殊。作为鲁迅晚年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熟知1928至1936年的鲁迅,并几度担任晚年鲁迅的"代笔人",曾被许广平誉为鲁迅研究的"通人"。其次,冯雪峰的...
关键词:许广平 立三路线 李立 巴比塞 周扬 海上述林 党内错误 三十岁 革命队伍 现代中国 
论徐懋庸的鲁迅叙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9-74,共6页程振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2YJC751011)
从1936年到1976年,徐懋庸的鲁迅叙述长达40年。考察徐懋庸全部鲁迅叙述之间的互文性,讨论其中的"变"与"不变",既可探究徐懋庸鲁迅叙述的阶段性与策略性,也可窥见鲁迅的历史命运之一斑。
关键词:徐懋庸 鲁迅 叙述 
执拗的低音——论周作人的鲁迅叙述被引量:2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0期1-9,共9页程振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纪念研究(1966-1976)"(项目批准号:12YJC751011)
作为一种被主流论述压抑下去的声音,周作人的鲁迅叙述是与"主旋律"相对照的"低音"。纵贯中国当代史风云变幻的30年,周作人的鲁迅叙述保持了连续性与一贯性,堪称"执拗"。可用"执拗的低音"一语,对周作人的鲁迅叙述予以整体观照。
关键词:执拗 低音 周作人 鲁迅 叙述 
假“私”济“公”的回忆--论许广平的鲁迅纪念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8期49-59,共11页程振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纪念研究(1966-1976)》(12YJC751011)阶段性成果
对许广平而言,鲁迅身后的"鲁迅",是一份被有意背叛的遗嘱,一份被精心保存的遗物,更是一份必须不断重访、需要反复阐释的精神遗产。在某种意义上,许广平在建国后,尤其是"文革"中的鲁迅纪念,假"私"济"公",塑造了一个"被虚构的鲁...
关键词:许广平 鲁迅 纪念 “公” “私” 回忆 精神遗产 建国后 
被“注释”的鲁迅——以《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题注为中心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8-25,共8页程振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鲁迅纪念研究(1966-1976)"(项目批准号:12YJC751011)
在鲁迅文本中,最直观地呈现了"两个口号论争"中鲁迅与周扬之关系,并因此最典型地经历了阐释之艰难的,莫过于《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题注,能够从一个具体而微的层面,揭示"鲁迅"...
关键词:鲁迅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题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