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救

作品数:186被引量:9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慧云程桂婷谭安奎郜元宝蒋士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与“中国的脊梁”——鲁迅杂文正面人物形象谱系管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0-19,233,共11页郜元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7)。
鲁迅杂文描写各类中国人形象,固以负面为多。这跟写小说一样,都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526,或者说“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2]410。鲁迅一生痛恨中国人“故作豪语的脾气”,认为这“正不独文人为然,常人或...
关键词:鲁迅杂文 中国人形象 形象谱系 正面人物 疗救 
困囿与突围:微短剧的瞬间爽感、焦虑体验与疗救之策
《中国文艺评论》2025年第2期84-96,I0003,共14页褚晓萌 
2022年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建构”(项目批准号:2022AH050349)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追看微短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活动。作为一种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新兴网络文艺样式,微短剧延续了网络文学中的爽感体验,在情节模式、叙事套路和人物设置上呈现出典型形态,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可以逃离现实困境的...
关键词:微短剧 爽感 竞速 焦虑 疗救 网络文艺 
夏目漱石文学中的病态人格描写与“人格主义”
《日本问题研究》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王瑞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学’体系建构与中国的东方学研究”(14ZDB083)。
“人格主义”是以健全、独立的个性追求为宗旨的日本近代文化思潮,适用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不同领域。夏目漱石是“人格主义”的探索者、奠基者与建构者。“人格主义”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理论与文明理论中,也体现在...
关键词:夏目漱石文学 人格 人格主义 病态人格 国民性疗救 
叩问魂灵 疗救生命——重塑自“我”唤醒人性改写祥林嫂的悲剧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杜春燕 田飞虎 
鲁迅认为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结合作家写作的主旨,本教学设计以拯救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最终课堂指向,重新设计“我”与祥林嫂之间的对话,探讨“我”如何拯救祥林嫂;绘制曲线图,梳理探究祥林嫂人...
关键词:叩问 疗救 重塑 祥林嫂 悲剧 
真生命必自奋斗求得来
《芳草(文学杂志)》2023年第6期173-185,共13页周明全 
我出生在曲靖沾益一个叫色格的小山村里。自小就有一种被困在山谷间的自卑感和虚弱无助。这种感觉,也像病菌一样在每一个山民的体内蔓延、生长。我渴望远方,渴望抵抗无所不在的虚无。然而此后的感觉是,远方是更大的虚无,只有不断地奔跑...
关键词:自卑感 虚无 疗救 奔跑 被困 感觉 
灵性病症及其疗救——埃里克·沃格林论恶的问题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89-98,共10页陈伟 
埃里克·沃格林对政治社会中恶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论思考。事实上,他一生所致力于建立的新政治科学,本身就是应对和抵制恶的努力。在批判回避善恶抉择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借助于古典哲学人类学、德国解释学以及现代英美意识哲学,...
关键词:沃格林  新政治科学 经验 秩序 
精神创伤的修复与疗救——孙频《鲛在水中央》《狮子的恩典》《白貘夜行》细读
《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4期43-48,共6页孙涛 
孙频是一位有着鲜明风格和辨识度的80后作家,在《鲛在水中央》《狮子的恩典》《白貘夜行》三部作品中,她的小说较前期发生了显著变化,那种阴冷狠厉的气质在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更加诗意的方式表达她对弱小生命价值及其存在方式的理...
关键词:孙频 《鲛在水中央》 《狮子的恩典》 《白貘夜行》 精神创伤 疗救 
从魂灵之问中探索鲁迅精神疗救的药方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刘丹 
祥林嫂关于“魂灵有无”的提问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充分表现了民众思想上的病态与迷惘。鲁迅关注到生存意义的缺失导致了人民产生了对灵魂以及未知世界的超常焦虑,并给出了疗救的方法。通过探索这个生存难题,挖掘问题答案,...
关键词:鲁迅 魂灵视角 精神疗救 
为鲁迅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创作插图
《世界文化》2023年第4期I0001-I0004,共4页
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是鲁迅收在《呐喊》中的第三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同样是在反映病态社会中人...
关键词:病态社会 《呐喊》 《新青年》 《药》 徐锡麟 秋瑾 疗救 小说创作 
创痛与疗救:传记批评视野下贝克特小说的疾病书写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1期121-126,共6页丁礼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英国小说中的疾病书写研究”(21BWW059)阶段性研究成果。
疾病是当代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深受笛卡尔理性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贝克特在小说中充分展示人间创伤和痛苦,体恤普通大众民生,关注边缘化的社会底层群体,以此揭示爱尔兰民族遭受的深重灾难。与此同时,贝克...
关键词:塞缪尔·贝克特 疾病 创痛 疗救 传记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