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F7在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萍 蒋茜[1] 毛朝明[1] 刘佳梦 丁超 董利阳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212001

出  处:《山东医药》2020年第8期76-79,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信号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7(SLAMF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LGLL患者9例为病例组(T-LGLL 6例、NK-LGLL 3例),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和NK细胞(CD3-CD56^+)后,分析SLAMF7阳性表达率。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两组淋巴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病例组大颗粒淋巴细胞中嗜天青大颗粒主要成分颗粒酶B(Granzyme B)和穿孔素(Perforin)阳性表达率。以0.5μg/mL的植物血凝素(PHA)、100 U/mL的IL-2刺激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作慢性活化淋巴细胞模型,于培养0、24、48、72 h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CD4^+T细胞、CD8^+T细胞中SLAMF7的阳性表达率及CD4/CD8比例。结果病例组T-LGLL患者CD8^+T细胞中SLAMF7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NK-LGLL患者、对照组NK细胞中SLAMF7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大颗粒淋巴细胞的轻微嗜碱性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嗜天青大颗粒,大颗粒淋巴细胞中SLAMF7阳性表达与Granzyme B+Perfor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818,P<0.05)。0.5μg/mL的PHA持续刺激活化淋巴细胞后,CD4/CD8比例无明显变化;CD4^+T细胞中SLAMF7阳性表达率在PHA刺激24 h后上调,48 h时达峰值,72 h时有所降低;CD8^+T细胞中SLAMF7阳性表达率升高,至48 h达峰值,而后保持稳定。结论LGLL尤其T-LGLL患者大颗粒淋巴细胞中SLAMF7高表达,与细胞中嗜天青大颗粒的主要成分表达呈正相关;SLAMF7可作为CD8^+T细胞持续活化的指标,可能是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特征标志,有望作为T-LGLL的诊断标志。

关 键 词: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SLAMF7 穿孔素 颗粒酶B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分 类 号:R73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