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月秋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01
出 处:《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41-43,共3页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基 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汉语为授课语言的理工专业本科留学生学业适应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SJGZ2018010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人文素养类课程特色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14Q012)。
摘 要: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而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语言教学是模因论最好的体现形式之一。近年来,关于模因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为多见,而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如何在模因论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习得语言效果的研究相对薄弱。首先,探讨模因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就要以了解模因论基本特点及过程为前提,来探讨汉语教学中应用模因论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这就需要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了解模因发展传播的基本过程;二是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是有强弱之分的。其次,根据实际教学观察把握汉语听说课教学中“输入”及“输出”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在模因论启示下寻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对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