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林杰
机构地区:[1]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出 处:《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9期27-28,共2页Young Society
基 金: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第201517号;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专项课题。
摘 要: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必然存在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都肯定了人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动物。此后,黑格尔在其客观唯心主义学说中也充分表达了人的自由要通过联合的共同体实现。马克思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和发扬,进一步肯定了人的政治学属性,并创造性的指出,人的政治性是由历史发展决定的,其根源在于劳动的分工。文章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的政治学属性展开研究和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