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般若经》和《大明度经》“自然”研究  被引量:3

A Study of “Ziran” in Daoxing bore jing and Da mingdu j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恭煌 Liu Gonghua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131-144,共14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汉三国大乘佛经的翻译与佛教中国化研究”(19YJC300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道行般若经》和《大明度经》两经中"自然"一词按译语来源可分为译自svabhāva、asvabhāva和svaya?bhū及其关连语的,以及不知确切译语来源的四类。按思想内涵则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与般若空性相关的和与佛陀佛国相关的两类。各种梵语都被译为"自然",一方面是基于词形和语义的对应,另一方面则基于思想上的相似。试图以本土思想沟连佛教义理是早期译者使用这一译语的动机,但"自然"本身宽泛的语义、深厚的思想内涵以及本土独特的思维方式,容易模糊和掩盖佛经原文的语义和思想,并以本土思维方式调和其内在矛盾,从而产生各种误解。

关 键 词:道行般若经 大明度经 自然 支谶 支谦 

分 类 号:B942[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