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金鹏[1,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师范大学团委,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15-120,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人民美好生活观"。"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历史渊源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和追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现实根基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逻辑体系包括生产力提升与人民收入增加、政治公平正义、精神文化生活富足、社会安全稳定和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五方面内容,这五个方面内容从物质需求到精神追求,层层递进又互为补充,向我们擘画了"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愿景。进入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就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障,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目标指引,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必由之路,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作为战略关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