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学派创建“中华新史学”的理论实践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2

The Theoretical Practice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the Creating of “New Chinese Historiography” by the School of Nanjing Higher Teachers’ Colle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玉春[1] Guo Yuchun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350

出  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年第2期150-167,共18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iography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学人以《史地学报》为阵地,积极传播欧美新史学理论。“南高学派”的青年史家张其昀、缪凤林、陈训慈等,将欧美新史学的综合史观、法国朗格诺瓦与瑟诺博司的史料考证方法相结合,构建出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观和史学方法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华新史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当时的青年史家中独树一帜,是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之外的又一创举,是中国史学现代转型的另一种形式。

关 键 词:南高学派 《史地学报》 中华新史学 史之三位 

分 类 号:K09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