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学报》

作品数:16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宝云吴忠良程文标沈卫威夏凤珍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出版史料》《黑河学院学报》《读书》《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衡》和《史地学报》主要作者群关系论析
《黑河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162-166,共5页张亚栋 王飞虎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郑鹤声在云南任教时期的治史研究”(2020Y0335)。
20世纪20年代,创刊于东南大学的《学衡》和《史地学报》,成为新人文主义阵营对抗新文化派的重要学术刊物。两个刊物有各自相应的主要作者群,其组成状况差异明显。回溯至主要作者群在民国大学间的流动,《史地学报》比《学衡》更依赖拥有...
关键词:《学衡》 《史地学报》 东南大学 作者群 
南高学派创建“中华新史学”的理论实践及其学术意义被引量:2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年第2期150-167,共18页郭玉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学人以《史地学报》为阵地,积极传播欧美新史学理论。“南高学派”的青年史家张其昀、缪凤林、陈训慈等,将欧美新史学的综合史观、法国朗格诺瓦与瑟诺博司的史料考证方法相结合,构建出...
关键词:南高学派 《史地学报》 中华新史学 史之三位 
柳诒徵“中国文化观”的四个面相--以《学衡》与《史地学报》为核心的文本解读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8年第4期30-36,共7页任仕阳 杨明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以吴宓、梅光迪、柳诒徵等为主要成员所构成的"学衡派"占有重要地位。在柳诒徵看来,诠释中国文化,"必先大其心量以治吾史";其判定中国文化之"大本"为"建立人伦道德,以为立国中心";认为衡论中国文化之"得失"须"以...
关键词:柳诒徵 《学衡》 《史地学报》 中国文化观 
重读《评柳诒编著〈中国文化史〉》
《读书》2017年第8期133-140,共8页尤小立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柳诒徵在《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一九三三年六月,胡适在《清华学报》第八卷第二期上发表书评,评论柳著《中国文化史》。这两篇文章虽相差了近十二年,至今仍有人推测后者是在...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柳诒徵 《史地学报》 编著 重读 学者 书评 
郑鹤声历史教学法及其实践意义被引量: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57-61,共5页朱煜 陈一丁 
郑鹤声(1901—1989),浙江诸暨人,近现代著名史学家。郑鹤声20世纪20年代初期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师承“东南学派”泰斗柳诒徵以及竺可桢等史地大家;读书期间,积极参与组织“史地研究会”和编辑研究会刊物《史地学报...
关键词:历史教学法 20世纪20年代初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史地学报》 意义 实践 编辑研究 史地研究 
话说缪凤林
《读书》2014年第1期165-172,共8页沈卫威 
南京高师一东南大学师生与北京大学胡适派文人历史观念上的矛盾冲突,源于柳诒徵(字翼谋)发表在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一日《史地学报》创刊号上的《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文章对胡适的历史研究提出批评,之后是“古史辨”讨论中的南...
关键词:《史地学报》 “古史辨” 矛盾冲突 历史观念 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历史研究 南北对立 
试析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被引量:2
《中国出版》2012年第9期75-77,共3页夏凤珍 吴忠良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
关键词:编辑思想 柳诒徵 期刊 《史地学报》 国学图书馆 历史学 《学衡》 江苏省 
五四时期史学代表性刊物之一:《史地学报》被引量:1
《出版史料》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苗英健 孙桂英 
《史地学报》创刊于1921年11月,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创办,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26年10月停刊,共出版四卷二十一期。《史地学报》是20世纪20年代唯一一份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历史学类学术刊物。在这里展现了一个强大...
关键词:《史地学报》 学术刊物 历史学 五四时期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 商务印书馆 史地研究 
《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83-91,共9页陈宝云 
从吴宓到鲁迅,再到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史地学报》和《学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前者的核心人物、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个层面与后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1920年代在南京乃至全国学界甚有影响的两份刊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异同所在...
关键词:《史地学报》 《学衡》 柳诒徵 学人群体 
论《史地学报》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被引量:3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程文标 
近代史学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引领了史学发展潮流,在近代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史地学报》作为近代中国较早创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在推动史学研究中历史观念、史学价值观念、选题指向的转变以及逐步建立近...
关键词:史地学报 史学 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