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作品数:76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钟年何晓明洪涛李清凌周积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OBE+PBL”理念下的《中国文化史》多重视角教学实践
《品位·经典》2025年第4期158-160,共3页陈雨轩 
文章将“OBE”理念与“PBL”(基于问题)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文物、文化综艺与纪录片、地方民族文化和考研真题等多重视角下的PBL学生参与式学习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实践能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
关键词:OBE PBL(基于问题)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史》 多重视角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月读》2024年第9期24-29,共6页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以下将说明之。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夏曾佑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 文化早熟 孔子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的主要贡献及深远影响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李金坤 
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具有重要里程碑式的价值与意义。其主要贡献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确立切实的“文化”定义与进化的文化史观;二是具有民族主义精神与人本主义思想的鲜明色彩;三...
关键词:人本主义思想 柳诒徵 文化史研究 文化史观 文化评判 民族主义精神 五个方面 开山之作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新传奇》2023年第24期51-53,共3页曾莉 
广西艺术学院课程思政专项教研项目“《中国文化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KCSZ10)的研究成果。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艺术院校开设《中国文化史》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培养 文化自信 
小视频,大阅读——《论语》阅读推广路径新探索
《走进孔子》2023年第2期82-86,共5页张誉琳 郭烨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柳诒徵先生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孔子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
关键词:柳诒徵 文化巨人 集大成之作 中国近现代史 《论语》 《中国文化史》 阅读推广路径 孔子 
被忽视的首倡者:柳诒徵及其唐宋变革论
《河北学刊》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闻轩轩 戴建国 
长期以来,学界大多认为内藤湖南是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这一说法并不确切。柳诒徵才是近代史学体系规制下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在1902年编撰完成的《历代史略》中,柳诒徵就已对“唐宋变革”问题有着明确揭示,时间上远早于内藤湖南。此后...
关键词:柳诒徵 唐宋变革论 《历代史略》 《中国文化史》 
高校历史学教学中“人文关怀”思想实践研究——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
《时代人物》2022年第32期243-245,共3页马冰 
北华大学教研课题项目“高等院校历史学科教学的‘人文关怀’思想研究”(XJQN2020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史学教学中引入“人文关怀”就是在教学中注重“人”在历史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理解历史中的“人”的同时并关注眼下现实中的“人”。在《中国文化史》课程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十分适合“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培养“人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 文化史 历史教学 
基于“四个回归”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实践探索——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被引量: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陈玲 唐莉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6jyxm0979);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研项目(2015zdjy151);黄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8xhwh013)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由"教学"到"教育"深化的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课程建设,因地制宜的推进落实"四个回归"。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其落实的途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回归常识,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文化专题为课程主...
关键词:“四个回归” 教学内容 课堂艺术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中国文化史》教学改革
《黄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129-131,共3页韩宁平 
《中国文化史》教学改革自课程开设伊始,探索有年。主要包含教材的改革、田野调查的引入及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打造等三个方面,从实践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教学改革 教材 田野调查 教学团队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的思考
《锋绘》2019年第9期239-239,共1页徐寅成 
高校开设中国文化史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发展及演进的脉络,理解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文化产生的背景、基本观点及其研究动态,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增强辨别各种文化现...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课程教学 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