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造”实践的十七年电影改编——以电影《花好月圆》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珂冰 纪亚文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出  处:《电影文学》2020年第7期92-97,共6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新中国电影的‘美好生活’想象及其问题研究(1949—1976)”(项目编号:18YJC760109)。

摘  要:《花好月圆》改编自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十七年电影作品。通过对这一典型性电影改编实践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文本呈现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的呈现使我们不能将这一改编实践视作一次简单的跨媒介创作,应该体认到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改造逻辑。正是对“改造”逻辑的深入贯彻,《三里湾》到《花好月圆》的电影改编完美地实现了“赵树理的方向”向“赵树理方向”的转移,完成了集体话语模式对个人话语模式的彻底改写。

关 键 词:《花好月圆》 《三里湾》 改编 社会主义改造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