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湾》

作品数:157被引量:1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田刚韩佳宁万佳英余荣虎曾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20世纪50-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叙事——以《三里湾》与《山乡巨变》为中心的考察
《安康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张文诺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研究”(21&ZD260)。
书写农业合作化的小说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出现了多部代表十七年文学成就的小说。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当代作家以深挚的情感书写农业合作化运动,为农业合作化运动提供形象的认识依据和历史阐释;他们按照自...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 意识形态 文学叙事 
“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纠葛--本事重构视野下的《三里湾》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张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研究”(项目编号:21&ZD259)的阶段性成果。
《三里湾》主要根据赵树理1952年在平顺县川底村参加农业合作化的亲身经历撰写。但对读小说内外,不难发现此小说对本事材料的择取有“买椟还珠”之憾,在其背后则是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仅得“形似”而不能兼得其“精神姿制”。这使《三...
关键词:《三里湾》 赵树理 大历史 小历史 
编后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220-220,共1页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2024年刊物的新气象在第1期的登场中拉开帷幕,在此,《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预祝各位读者新春大吉!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中,张均对赵树理《三里湾》的重读从本事研究的角度进入,在“大历...
关键词:赵树理 文学史研究 小说叙事 《三里湾》 本事研究 编后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农业合作化 
浅析赵树理《三里湾》中的土地书写
《雨露风》2024年第2期53-55,共3页晏玲 
赵树理的小说以通俗化、大众化著称,除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讲故事方式之外,更离不开其中对土地的书写。对土地的直接书写和间接书写的方式,既展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同时也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与土地联系起来,共同呈现出赵...
“茅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经典
《创作评谭》2023年第6期39-43,共5页张莉萍 
当代长篇小说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华彩一章,迄今已走过七十多年的历程,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过磨难和曲折,但取得的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在这七十多年的历程中,长篇小说经历了两次创作热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涌...
关键词:《山乡巨变》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经典 《三里湾》 当代长篇小说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创作热潮 
赵树理的乌托邦化乡村内部叙事与竹内好的判断——以《三里湾》为例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0-95,共6页刘旭 
在共和国七十年文学体系中,赵树理文学有着独特价值,是与启蒙派相异的文学系统,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良因素。赵树理对中国乡村有着前瞻性的思考,完成了对启蒙话语的超越,形成了“乡村进化”式的文学乌托邦,在叙事上的重要表...
关键词:赵树理 竹内好 乡村进化 超现代性 内部视点 
劳动、入社与农业合作社的运行--论《三里湾》《创业史》的叙事策略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3期10-12,共3页蒋贺丽 
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呈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风貌。《三里湾》和《创业史》则生动展现了这场变革中人们思想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作家在叙事时采取了一定的叙事策略,以表现集体劳动的热情、积极踊跃入社、红红火火办社为主要...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 集体劳动 叙事 
论新中国成立前后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的继承与转变——以《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为例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15-119,共5页杨岳霖 
赵树理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虽然学界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两个时期内,对赵树理本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在褒扬与否定之间不断徘徊,但其小说仍然是在对个人创作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上而形成,具有内在的一贯性。因此,将赵树理创...
关键词:赵树理 正面人物 农村青年 老式农民 
论“十七年”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以《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为中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30-37,共8页翟传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作家批评中的古典文学资源研究”(20CZW052)。
再婚女性,作为一类少量而特殊的女性群体,虽然在“十七年”小说中表现为短暂出场、少量篇幅及轻浅化的形象塑造,却也流露鲜活、异质的存在及意义价值。《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三部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再婚女性”形象,即为典...
关键词:十七年小说 农业合作化 再婚女性 异质 双重现代性 
《三里湾》的共同体书写与“新人”构想
《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151-158,共8页戚学英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民族话语与20世纪中国文学”(CCNU20A06006)。
1950—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被赋予形塑新中国想象和人民性的重要意识形态功能。《三里湾》中的乡村共同体和“新人”构想就是对这一历史重任的自觉回应。小说从时间、空间和伦理秩序三个维度出发,构筑了一个为进步观念所指引的现代乡村...
关键词:合作化小说 现代乡村共同体 社会主义新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