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游伟[1,2] 魏嘉 温雅丽[1] 田伟[1] 赵吉平[3]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针灸神经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0 [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3期491-494,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543203);针灸神经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Z0437)。
摘 要:从《灵枢》“天牖五部”出发,通过整理《灵枢》中关于颈项部腧穴的论述、回顾后世针灸相关医籍中对颈项部腧穴的认识、总结近现代医家对颈项部腧穴的应用创新情况,梳理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渊源;结合近现代诸多针灸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特点,如擅长运用颈项部组穴、擅于发现颈项部“奇穴”、强调针刺手法、考究针刺深度等,从而引发针灸从业者思考如何开发颈项部腧穴更大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灵枢》 “天牖五部” 颈项部腧穴 学术渊源 学术特点 临床应用
分 类 号:R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