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模式重塑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心群[1] 洪广亮[1] 林碎钗[1] 邱雯慧 柯婷婷 吴旭 卢中秋[1]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32500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年第4期585-58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居院内急诊病例首位[1],每年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0/10万-180/10万,[2]。其中危及器官功能的出血为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发病急、出血量大,导致快速致循环衰竭,进而脏器损害。由护士预检分诊评估不足、救治通道不合理、参与人员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院内救治延迟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3-5]。

关 键 词:循环衰竭 预检分诊 急诊病例 脏器损害 消化道出血 屈氏韧带 危及器官 救治模式 

分 类 号:R573.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