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文华 JIANG Wen-hua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出 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从《周易》看儒学核心价值观的衍生及其对当代中国思想影响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6BZX001);渤海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16bs017)。
摘 要:"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周易》文本与哲学思想的核心术语和观念之一。《周易》时哲学之文本质料--"时机""时行""时止""时位"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灵动"易"时"所做出的智慧哲思,其体现了变易性、应因性、创造性等文化哲学意蕴。就意义而言,作为生活的智慧和行动的哲学,易"时"的思辨性设计--"见几而作""亨行时中""与时偕行"等更具行动性和使命感,它因始终贯穿着行动精神而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