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迟英凯 王登(综述) 迟健男(审校)[2]
机构地区:[1]北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辽宁沈阳110016 [2]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年第4期380-382,共3页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2001700)。
摘 要:阿尔茨海默症起病极其隐匿,在治疗上只能依靠良好的护理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在诊断上也只能通过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痴呆来确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根据《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数据[1],全球平均每3秒钟新增一位患者,预计2050年患者总数将达1.52亿人。研究表明生物学标志物可能诊断阿尔茨海默症[2~4],但需要时间周期长,操作复杂,不容易引入临床中。因此寻求一种简便、可靠以及非侵入性的方法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症,日益迫切。本文总结了与眼动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症诊断方法,主要从阿尔茨海默症扩瞳实验、瞳孔闪光反应实验、情景记忆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其他技术相比,监测眼睛参数的动态变化更直观,非侵害,无痛苦。
分 类 号:R749.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