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生产描述研究中的应用--以亚瑟·韦利英译《西游记》为例  被引量:16

Applying Actor-Network Theory to th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duction Process:A Case Study of Arthur Waley’s Translation of Journey to the West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骆雯雁 LUO Wenyan

机构地区:[1]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杜伦DH13JT

出  处:《外语研究》2020年第2期84-90,共7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留金发[2013]3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猴》是众多《西游记》英译本中在西方传播最为广泛的版本,对西方人了解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则为基础,通过调整使其适应翻译研究的需要,建立理论框架;以雷丁大学的特色馆藏(University of Reading,Special Collections)“Records of George Allen&Unwin Ltd.”中《猴》的相关出版资料为主要的数据来源,还原20世纪40年代初《猴》译本的生产过程。描述并讨论翻译《猴》的各个生产阶段、参与其中的翻译行动者,以及这些行动者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的实际翻译活动中如何行动并建立联系。

关 键 词:行动者网络理论 翻译生产 亚瑟·韦利 《西游记》 《猴》 翻译社会学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