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肝内胆管错构瘤误诊1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长泰 周晟[2] 张茜梅[3] 

机构地区:[1]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院影像科,733000 [2]甘肃省中医院放射影像科 [3]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院超声科,733000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年第4期64-65,共2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肝内胆管错构瘤(Bile duct hamartomas in liver,LBDH)较罕见,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胆管板向胆管的转化发生障碍,吸收不充分所导致的错构性病变,系紊乱、畸形的胆管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多在成人阶段发现[1]。一般无临床症状,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直径多小于15mm,大部分为多发[2], 临床及影像科若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为多发性肝囊肿。本病例在确诊前被多家医院误诊为多发性肝囊肿。

关 键 词:影像学检查 肝内胆管错构瘤 影像科 liver 囊状结构 多发性肝囊肿 无临床症状 LBD 

分 类 号:R735.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