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亚
机构地区:[1]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铜仁554300
出 处:《流行色》2020年第2期77-78,86,共3页Fashion Color
摘 要:早在1300年前,中国人已经爱上咖啡因饮料。当然这里所指的咖啡因饮料是为我们提神醒脑、怡情助兴的各类茗茶,而非咖啡。生活在公元733—804年的陆羽所著的《茶经》开启了中国领军全球茶艺文化的先河。但令人惊奇的是,直至19世纪末叶,另一种咖啡因饮料植物——咖啡树,才开始引入到中国。在整个华人世界里,饮用茶的历史长达1000多年,但饮用咖啡的历史却仅仅只有百余年时间,特别是中国官方最早关于咖啡的文献距今也只有100多年的时间——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颁定的《抚番开山善后章程》,该章程在卷首首次出现中国惯用的"咖啡"二字,被誉为中国咖啡之父的韩怀宗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出现"咖啡"字眼的官方文献。这与15—18世纪已经在非洲、阿拉伯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南美洲以及欧洲盛行的咖啡产业相比,晚了200—500年。但不论发展时间的先后或长短,曾经独步世界的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咖啡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中国青年学生中开展咖啡操作技能教育?笔者作如下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