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褚一诺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教育》2020年第11期86-87,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本论文旨在通过两位女大学生日记对五四以来的主导话语"实现了女性自由"提出质疑,通过权力-话语-主体三个维度探讨女性的心灵是如何被建构的,是如何暴露在知识分子和权力机构的目光之下的,我认为五四以来女性仍旧处在被监禁的状态,只不过从肉体的附属和规训转移到精神和心灵上.而心灵,根据人类学家Sulamith Potter的论述来说,是情绪文化的建构,并不是本质性的存在,但它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合法基础,是我们认识情绪时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质疑,她提醒我们心灵感觉的问题,痛苦或者纠结,现在看来如此的熟悉与自然,但实际上却并非是理所应当的.她的见解还促进了对文化语境的定义,必须将对人感情的理解还原为当时的社会建构背景下.本文所使用的史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位女大学生的日记,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平凡与真实.借由她们的记录,我们可以走近民国时期一部分女性的心灵,感知她们,理解她们的心灵如何被塑造,从而理解那时候女性的社会真实处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