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向旭[1] 刘伟[1] 蒋侬辉[1] 凡超[1] 孙清明[1]
机构地区:[1]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6期25-26,28,共3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荔枝起源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优势特产水果,以"岭南果王"之名著称于世.但近20年来荔枝产业陷入低迷,主要是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荔枝是长寿命的木本果树,童期长,杂交培育新品种往往需要20年以上,育种周期长、成本高.然而,荔枝育种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长期以来各产区种质资源引种活动频繁,但缺乏建章立制规范,引种过程中的混乱导致严重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其次,现有荔枝品种高度杂合,种质资源遗传背景不清、亲缘关系不明,杂交亲本的选配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再次,缺乏对杂种后代进行早期鉴定的有效手段,目前形态特征性状观察仍然是杂种后代早期鉴定的主要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效率低、可靠性差;最后,荔枝育种手段仍停留在传统选种阶段,也亟待发展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