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血小板和凝血纤溶功能的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雪雪 陈功海 宋伟[2]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科,山东济南250021 [3]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4]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山东济南250021

出  处:《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年第18期144-146,155,共4页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及化疗对血小板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5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血小板及凝血纤溶指标,包括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比率(PTR)、凝血酶原活性(PTA)、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凝结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D-dimer),其中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指标,APTT为内源性凝血系统指标。比较手术及化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与化疗疗效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⑴乳腺癌患者术后PLT、PCT、FIB、D-dimer均明显高于术前,MPV较术前轻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3~6周期化疗后PT、PTR、INR较治疗前降低,FIB、D-dimer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治疗过程中PT、PTR 、PTA、INR波动较小,但PT、PTR、INR是处于下降的状态,APTT、TT、FIB、D-dimer波动较大,APTT、TT处于下降趋势;FIB、D-dimer属于上升趋势,术后及化疗后D-dimer均高于术前,以术后为著;⑷复发转移较非复发转移患者FIB、D-dimer明显增高、APT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血液高凝,术后更明显,有血栓形成趋势。

关 键 词:乳腺癌 手术 化疗 血小板 凝血纤溶功能 

分 类 号:R737.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