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素样分子-β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本孝[1] 王俊珺[1] 王鹏[1] 刘建魁[1] 牛祥[1] 

机构地区:[1]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宿州234011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第10期2032-203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SZ2017GG45)。

摘  要:目的分析抵抗素样分子(RELM)-β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住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无斑块患者37例纳入A组,将斑块稳定患者35例纳入B组,将斑块不稳定患者30例纳入C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详细记录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RELM-β水平。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血清RELM-β水平与各主要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相关分析检验血清RELM-β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三组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ELM-β>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RELM-β、IL-6、IL-1β、hs-CRP水平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样分子β水平与IL-6、IL-1β、hs-CRP呈正相关(r=0.754、0.672、0.837,均P<0.001)。将血清RELM-β作为因变量,将斑块是否稳定作为自变量,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RELM-β升高可能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RELM-β水平过高可能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增加斑块脱落风险,加重病情。

关 键 词: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抵抗素样分子β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