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清华 侯双兴 杨化兰 宿映 涂志兰 毕庆国 肖伟忠 陈阳 叶军 潘丹红 包红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东医院,上海2013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7期1148-115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浦东医院——复旦大学药学院战略融合基金项目(No.RHJJ 2017-06);浦东新区卫计委重点学科群项目(No.PWZxp 2017-09)。
摘 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管储备功能(CVR),血清BDNF、NPY和NS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86,P<0.05)。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MCV)血流速度、脉动指数(PI)、CVR、BDNF、NPY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PI、NPY和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MCV血流速度、CVR和BDN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机体神经相关的细胞因子紊乱有关。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肽Y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289.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