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0年第3期15-23,共9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资本论》视阈下的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EZX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见证了金融资本的强势崛起,金融资本开始取代产业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主导性力量。在此背景下,整个社会日益盛行金融文化和金融投资理念,微观主体和日常生活的金融化变成现实。金融资本崛起的内在根源在于资本积累过程的金融化,正是资本积累的这一结构性变迁造就了当代金融资本的巨大权力。为了深入理解当代金融资本的崛起,有必要回到马克思关于金融资本拜物教本质的分析中去。这一分析表明,蕴含在拜物教本质中的金融资本任意性与虚假独立性,为金融创新的泛滥以及金融部门脱离产业部门的过度膨胀提供了前提,从而使得一般意义上的金融资本崛起成为可能。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