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金梅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2期36-38,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分水岭梗死的关系。方法66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或CT技术检查明确梗死部位,探究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皮质后型13例、皮质下型25例、皮质前型19例,存在2个脑分水岭梗死区梗死者9例。本组66例患者中,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57例(86.36%),其中中度狭窄47例(83.93%);未见血管狭窄9例(13.64%),但有5例患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颈内动脉(ICA)狭窄18例(27.27%)、大脑中动脉(MCA)狭窄28例(42.42%)、椎基底动脉(VBA)狭窄11例(16.67%)。结论绝大部分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均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且MCA狭窄与ICA狭窄发生率较高,而VBA狭窄发生率较低;同时,颅内外动脉闭塞、狭窄是诱发脑分水岭梗死发病的主要因素。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6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