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农村经济》2020年第4期43-50,共8页Rural Econom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研究:资源禀赋与风险冲击视角”(编号:17YJA790102);陕西省2017年软科学项目“秦巴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研究:社会网络和风险冲击视角”(编号:2017KRM148);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三变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省农村两委干部激励与制约体系构建”(编号:2018S04);西安交通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专项科研项目“陕西自贸区打造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战略与路径研究”(编号:Z2017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识别连片特困地区绝对贫困农户和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为例,基于陕西、甘肃和四川3省131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动比例每提升1单位,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23.2%,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显著增加8.4%,表明劳动力流动会显著缓解农户收入贫困,但也会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2)在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人口规模和户主婚姻对农户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户主婚姻、人口规模、抚养负担和医疗条件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建议重点改善秦巴山区农户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