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春

作品数:228被引量:2215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农户农户参与影响因素河长制农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可持续转型政策能否改善资源型地区的环境质量?——基于缓解资源依赖的视角
《华东经济管理》2025年第5期59-70,共12页田蓬鹏 潘子纯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22&ZD113)。
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的范畴,提出以可持续转型政策缓解资源依赖,推动其绿色转型。文章基于2005—2022年中国112个资源型与171个非资源型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识别可持续转型政...
关键词:可持续转型政策 资源型地区 环境质量 资源依赖 环境改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2-75,共14页李琳 韩继良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22&ZD113)。
采用2020年和2022年黄河流域5174个家庭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其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与弱有所扶均等化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发展韧性 农村家庭 
数字素养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41-152,共12页潘子纯 曾雪梅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1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D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JGYJSCXXM202403);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202421)。
从数字化通用素养、社交素养、信息素养、安全素养、创新素养5个维度构建村级河长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数字素养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素养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
关键词:数字素养 村级河长 政策执行力 
财政扶持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异”与治理绩效评价——“经营型”和“债权型”集体经济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2025年第1期85-106,共22页徐冠清 崔占峰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2&ZD113)。
近年来,政府在推行一系列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向农村集体经济集中投入了大量财政资源,在补足资本要素的同时也衍生了“经营型”和“债权型”两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基于“政策支持-政策压力-应对能力-政策执行(发展模式)-治理绩效(核...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 治理绩效 债权型 经营型 
共同缔造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现实障碍与破解策略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潘子纯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113)。
在分析共同缔造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基于湖北省典型案例,深入探讨共同缔造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现实障碍与破解策略。结果表明:共同缔造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等五大路...
关键词:共同缔造 农村产业融合 实践路径 现实障碍 破解策略 
哈长城市群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乡融合耦合协调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
《农业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228-239,共12页潘子纯 田蓬鹏 马鹏超 马林燕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113);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2024ZY-JCYJ-02-08);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4ZD484)。
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乡融合是彼此协同的有机体,揭示二者耦合协调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对于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和县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11—2021年哈长城市群63县(县级市)的统计数据,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
关键词:耕地利用转型 县域城乡融合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进 驱动因素 哈长城市群 
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9-10,共2页田蓬鹏 潘子纯 朱玉春 
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融合发展在理论上表现出高度的契合性,其实践应用亦呈现出良好的匹配度与互补优势。从理论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强调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互补优势 城乡融合发展 匹配度 生产力高度发展 高质量发展 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自我效能视域下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年第12期95-100,共6页李敏 朱玉春 夏显力 
教育部首届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2021090089);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YJSZG2023033);陕西省新农科项目“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实践”(2021年)。
探究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对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偏好和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生专业认同视角出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7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大...
关键词:专业认同 自我效能 就业选择偏好 中介作用 大学生 
“资金—人力资本”双重要素嵌入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基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与财政扶持协同的视角
《经济体制改革》2024年第6期77-86,共10页徐冠清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22&ZD113)。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2009~2021年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要素和资金要素两个视角,实证分析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和财政扶持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驻村第一书记制度 财政扶持 农村集体经济 
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2-24,共13页田蓬鹏 潘子纯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22&ZD113)。
作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选取中国180个地级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论证了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城乡融合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配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