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9 [2]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
出 处:《长治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5,共5页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母语非汉语藏族中小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研究”(17BMZ0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AHA120009)子课题“语文教育观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师院校中文系必须注重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研究”(2014B012)。
摘 要:美学视野下语文教育本体的要义就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以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为基本载体,以期提高他们的言语生命素养,从而真正感受到言语生命中所蕴蓄的“真”、“善”、“美”的鲜活气息。所谓言语生命,指的是施教者引领受教者通过课文即文字作品(文章作品、文学作品)的探究而实现的主体生命的智慧、精神、美感等的意蕴,或者说由生命生成的言语所表现的生命内涵、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等,因而施教者必须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唤醒受教者的言语生命意识、提供受教者的言语生命动力、张扬受教者的言语生命个性。然而令人疑惑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由于诸多限制,基本上处在一种适应性的状态,一种追随性的状态,时而追随并适应“政治”或“思想”,时而追随并适应“革命”或“经济”,追随来追随去,适应来适应去,结果成了“千夫指”的“误尽苍生”的对象,导致它距离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与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越来越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