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后新电影”本土文化景观呈现——以电影《艋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晏舒曼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视听》2020年第1期111-112,共2页Radio & TV Journal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日渐式微,为了在艰难处境中寻求生存,台湾电影人在延续呈现本土文化景观的同时,融入商业元素,显现出电影类型化和本土化并存的特质。作为黑帮片与怀旧青春片呈现的《艋舺》一方面利用商业元素吸引观众,另一方面又极尽可能地进行导演个人经验书写,最终完成了对于80年代台湾本土文化的追忆与怀旧以及在大量私人记忆的拼贴中呈现的对台湾本土文化身份认同的尝试与想象。

关 键 词:台湾后新电影 身份认同 本土文化景观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