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倩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20年第13期49-51,共3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布莱希特在《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中,运用陌生化效果塑造了一个在酒醉和清醒时具有完全不同人格的芬兰农场主潘第拉,激发读者去思考,那种在社会洪流中不可遏制的人性的弱点。本文通过阐述陌生化效果在该戏剧中的运用,结合弗洛伊德"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重人格理论,进一步分析主人公潘第拉人格分裂的表现及原因,以此来揭示此戏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