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白银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甘肃白银730913 [2]海南现代妇婴医院有限公司病理科,海南海口570100
出 处:《中国处方药》2020年第5期167-169,共3页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紫杉醇治疗的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和30例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和非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各30例。术后收集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两组均采用紫杉醇TE化疗方案,对比两组化疗后近期疗效。结果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在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HER2和Ki-67表达状态方面,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在多中心病灶方面,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患者肿瘤最大径>2.0 cm、累及淋巴结者、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HER2表达阴性、Ki-67低表达占比显著高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紫杉醇TE化疗方案治疗后,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近期有效率(53.33%)显著低于非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存在多种临床病理特征,可作为该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依据,同时该类型乳腺癌使用紫杉醇化疗效果相对不佳,应高度警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7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