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殷全喜
机构地区:[1]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山东省274031
出 处:《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0年第1期54-61,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Electrophysiology
摘 要:耳电极活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耳电极活化是同侧耳参考导联的缺点,但是,正是这个“缺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当耳电极活化出现正相棘波或尖波时,虽然不能定位,但是至少提示耳电极附近有癫痫样放电的“源”。一、耳电极活化及其因素耳电极是一个无关电极,耳垂大部分不直接与头皮表面接触,电位相对较弱,所以用来作为参考电极。但是,实际上当颞叶外侧面、内侧面、颞底部出现癫痫样放电时,因其距离耳电极较近,有时在同侧耳参考导联上记录到与颞区负相棘波振幅相等甚至更高的正相棘波或尖波;有时在颞区没有记录到负相棘波或尖波,但是在同侧耳参考导联上却记录到了正相棘波或尖波,这种情况称为“耳电极活化”[1-3]。
关 键 词:外侧面 内侧面 癫痫样放电 棘波 颞区 参考电极 表面接触 电极活化
分 类 号:R742.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1.04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