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钱磊 冯继锋[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京210009

出  处:《山东医药》2020年第15期95-98,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1873);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项目(WSN-039)。

摘  要:肿瘤新生异常血管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影响免疫治疗效果。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血管生成也有非常复杂的影响机制,如PD-L1 IFN-γ对血管生成有潜在的调节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能有效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两类药物的联合治疗可协同抑制肿瘤生长,发挥增效作用。常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有VEGF/VEGFR的单克隆抗体,如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靶向参与血管生成和增殖途径中多个激酶区的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尼达尼布、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常用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有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等。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控。

关 键 词:肿瘤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抗血管生成疗法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