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冠彬[1]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119-12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人工智能主体资格问题近年来备受法学界关注,其与人工智能的诸多法律问题紧密相关,极为重要。就人工智能是否应当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问题,学界分歧颇为严重,且论者们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释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理由。对此,本文倾向于认为赋予人工智能主体资格不存在伦理性上的障碍,也与民事主体资格理论并不相悖,通过立法赋予人工智能主体资格至少在立法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