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冠彬

作品数:48被引量:47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法典民法典编纂《物权法》人工智能解释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方法学》《私法研究》《法治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法典动产质权设立与存续的实务难题及破解之道被引量:6
《河北法学》2021年第4期26-38,共13页石冠彬 裴嘉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法典视角下登记对抗的类型化研究”(项目号19CFX045)的阶段性成果
交付是动产质权的设立要件,但本身并不影响动产质押合同的效力;在动产质物未交付情形下,质押合同仍能实现一定担保功能,其具有双重债法效力,权利人既有权主张出质人承担违约责任,也有权请求出质人在质物价值范围内承担"特定财产"上的担...
关键词:动产质权 质押合同 非典型担保 质权设立 占有改定 
论区块链存证电子数据的优势及司法审查路径被引量:4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石冠彬 陈全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研究”(20ZDA04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路径及法治保障研究”(18ZDA156)阶段性成果。
基于电子数据易于篡改或伪造的特性,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判定始终是证据法理论难以突破的瓶颈,导致司法实务对电子数据的采信率极低。区块链技术通过"司法联盟链"的构建,能确保电子数据在产生、收集、保存、传送的各阶段不被篡改或伪造,从...
关键词:电子数据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存证 真实性 证据原件 
民法典姓名权制度的解释论被引量:7
《东方法学》2020年第6期113-124,共12页石冠彬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格权保护立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43);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路径”(项目批准号:HNSK(ZD)19-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姓名具有符号特征,自然人本名以及本名之外与自身存在稳定对应关系的称呼都属姓名权这一基本人格权的保护范畴;“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是判断“存在稳定对应关系”的标准,其包含了“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内涵。姓名兼具经济权益和精神...
关键词:姓名权 私法自治 监护权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人格权 请求权 
论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关联性被引量:6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58-66,158,共10页石冠彬 
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担保制度立法与实践新问题研究”(资助编号:2019M650929);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路径”(项目编号:HNSK(ZD)19-110)的阶段性成果。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是债权人寻求公权力保护其保证债权的法定期间,适用普通诉讼时效,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时长并不必然相同,其与决定保证债务是否产生的保证期间的内涵截然不同。虽然保证人可援引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作为其不承担保...
关键词:保证债务诉讼时效 保证期间 连带债务 一般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 
民法典用工责任规范的实践困境及破解之道被引量:10
《江海学刊》2020年第6期166-173,共8页石冠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格权保护立法研究”(项目号:18ZDA143);海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路径”(项目号:HNSK(ZD)19-110)的阶段性成果。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通过对单位用工、个人用工以及承揽用工三类情形下责任承担问题的规定,构建了用工责任的规范群,但用工者与被用工者基于合意的共同侵权行为并不属该规范群的调整范畴。从单位用工责任与个人用工责任的共通性来看,两者...
关键词:单位用工责任 个人用工责任 承揽用工责任 劳务关系 无偿帮工 
司法视域下民法典肖像权新规的教义学展开被引量:9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106-115,共10页石冠彬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格权保护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8ZDA143);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路径”(项目编号:HNSK(ZD)19-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肖像是自然人可被识别的身体外部形象,并不局限于“面部”特征的范围,对其是否具有识别性的判断应以一定范围内的群体为准.肖像权既包含权利人自己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权能,也包含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肖像的人格...
关键词:肖像合理使用 肖像许可使用 人格权商业化利用 标表型人格权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体系解读与立法评析被引量:1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43-53,共11页石冠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格权保护立法研究”(18ZDA1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研究”(20ZDA049);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路径”(HNSK[ZD]19-110)。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根植于中国民法学几十年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较好地吸收了理论研究成果,较《侵权责任法》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得民法典的侵权法规范在保持法律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作出了妥当的立法...
关键词:民法典编纂 立法技术 权利救济 高空抛物 自甘冒险 自助行为 
司法视域下民法典违约金调减规则的解释论被引量:5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37-45,共9页石冠彬 彭宛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ZDA049);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路径”(项目编号:HNSK(ZD)19-110);2018年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违约金调整规则研究”(课题号:Hys2018-107)的阶段性成果。
违约金调减规则的价值基础在于实现实质公平,民法典合同编所采纳的立法表述更突出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量权,存在较大解释空间。为凸显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同时发挥违约金制度促使当事人积极履约的功能,宜从解释论视角对违约金调...
关键词:违约金调减规则 意思自治 举证责任 商事合同 预期利益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119-120,共2页石冠彬 
人工智能主体资格问题近年来备受法学界关注,其与人工智能的诸多法律问题紧密相关,极为重要。就人工智能是否应当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问题,学界分歧颇为严重,且论者们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释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理由。对此,本文倾...
关键词:民事主体资格 人工智能 伦理性 必要性和可行性 立法 合理性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论:不同路径的价值抉择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146-147,共2页石冠彬 
关于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问题,笔者倾向于认为赋予人工智能主体资格不存在伦理性上的障碍,也与民事主体资格理论并不相悖,虽然其不能等同于自然人的本质也不能直接根据法人制度构建其主体资格制度,但通过立法赋予人工智能主体资格至少...
关键词:民事主体资格 人工智能 制度构建 不同路径 价值抉择 伦理性 主体资格制度 必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