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旭东[1,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125-126,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本土化的争论由来已久,并随着世界性的文化接触而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在这之中保持一种文化的主体性,同时又能够兼容并包地吸收和转化外来的文化,这成为人类学、社会学乃至一般社会科学文化研究的一个极为核心的问题所在。显然,一种不走极端的本土化的学术立场,对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人类学而言尤其是不会陌生且执意要去追求的。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人类学的本土文化观的价值追求,肯定了一种本土化观念的真实存在,同时也预示了此种真实存在的多样性的表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