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文林[1] 张国华[1] 叶婷婷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出  处:《国医论坛》2020年第3期15-16,共2页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2015年度广东省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专项(2015A07071000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9010011)。

摘  要:《灵枢·终始》篇“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中阴、阳分别指阴经、阳经,受气是指阴阳经脉既是输送营养的通道也是病邪传变的途径,“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指手足三阴经内连五脏,禀受来自于五脏的脉气,手足三阳经内连六腑,禀受来自于四肢末梢的脉气。虚证针刺治疗时应随着经络循行的方向进针以补足正气,实证针刺治疗时应逆着经络循行的方向进针以泻出邪气,即“迎随补泻”。

关 键 词:《灵枢·终始》 阴阳 受气 迎随补泻 针刺理论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