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悟后修行的方向、模式与实质——以南泉、百丈禅法为中心的思维探析  

About the Orientation, Type and Nature in the Post-Realization Cultivation Stage for Chan Buddhism:Focused upon the Chan-Practice of Masters Nan Quan and Bai Zha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伟龙[1] Huang Wei-lo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

出  处:《五台山研究》2020年第2期18-25,共8页Mt Wutai Research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牛头禅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6XZJ011)。

摘  要:就南禅"顿悟成佛"与传统佛教"觉悟成佛"解脱意义是否对等的问题,历来争议不休,其焦点,则无外乎禅宗所谓"悟后修行"理念的内蕴吊诡。通过追踪南泉、百丈等禅门祖师口中的"行履"概念,得以系统梳理禅宗内部诸多分散且模糊的解释或回应,进而在"悟后修行"的方向、模式与实质三个层次得到一致的结论,即在禅宗超线性的思维模式里,"悟后修行"的理念其实从未构成与"顿悟成佛"宗旨的对抗,禅宗"顿悟成佛"圆满的解脱意义也不曾被消解。

关 键 词:禅宗 悟后修行 思维模式 南泉普愿 百丈怀海 

分 类 号:B946.5[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