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真实主义的妥协--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理论考察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瑞剑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56-65,共10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刑事程序的协商性处理是刑事司法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德国主要表现为刑事协商制度。现有的德国刑事协商包含程序停止、处刑命令与认罪协商三种类型,其自生自发于司法实践,在法官的实质影响下,流转于合意与妥协之间,形成层次化的协商机制。随着刑事协商的兴起,在诉讼价值层面,德国传统的实质真实主义逐渐妥协,开始引入合意性的价值因素,其动因在于诉讼经济,通过处分权主义的有限引入,创设基于合意的程序正义观,从而达致实用主义下的利益兼得。就诉讼构造而言,传统的职权主义也出现转型,开始有所保留地接受合意型的构造因素。在审前阶段,协商程序构造具有双重模式,表现为法官的强影响型与弱影响型;在主审阶段,协商程序构造则转变为法官主导下的弱三角结构。实质真实主义的妥协存在限度,合意因素需要受到实体与程序的双重限制。

关 键 词:刑事协商 实质真实主义 职权主义 合意性价值 协商程序构造 

分 类 号:D915.4[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