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我国民族化和声探索的创作实践与意义  

THE EXPLOR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IZATION OF HARMONY AND ITS PRACTICE IN COMPOSI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包德述[1] BAO Deshu

机构地区:[1]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四川成都610021

出  处:《音乐探索》2020年第3期121-131,共11页Explorations in Music

基  金:2006年四川音乐学院科研项目“中国化和声的历史沿革、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CBS200609)。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音乐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在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音乐,但最根本在于多声音乐思维的缺失。只有借鉴西方和声学,并结合民族音乐的特性才能创制出具有民族特性的新音乐。通过对我国早期专业作曲家学习并利用西方和声学探索民族化和声的创作实践进行个案分析,解读其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关 键 词:民族化和声 中西融合 五声性 新音乐 

分 类 号:J62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