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后的“魔鬼”:浮士德精神的另一翼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梓林 

机构地区:[1]长沙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沙410005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7期89-91,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魔鬼”作为“恶”的化身这一概念在祛魅后不过是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缩影。《浮士德》中梅菲斯特虽以宗教伦理中的“魔鬼”形象示人,却是浮士德得以逐步蜕变的最大助推器。究其实质,浮士德的蜕变也就是对于禁欲主义的传统宗教伦理的背反,而梅菲斯特之所以成为传统宗教伦理视阈下的“魔鬼”,正是由于其对于禁欲主义的传统宗教伦理的背反而造成的——梅菲斯特与浮士德,其实都是传统宗教伦理的亵渎者。浮士德的这一与祛魅后的“魔鬼”相同的背反,或许正是歌德所要表达的浮士德精神中的另一翼。

关 键 词:《浮士德》 魔鬼 祛魅 

分 类 号:B82[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