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宝麟[1]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200235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4期167-175,共9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S044)。

摘  要:清代是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发展最为完备的时期,除了官方支出的科举经费外,还有书院费、宾兴费、学田收益及其他各类教育经费。从甲午战败之后,尤其是从1901年底开始,中国各地广设新式学堂。在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前,科举与学堂并立。各级各类学堂的办理需要大笔款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书院、宾兴和学田等。这意味着传统教育经费的用途逐渐向学堂转化,也是学堂由边缘走向中心的缩影。然而,在科举制仍存的情形下,传统教育经费在整体上须同时应对科举与学堂两套教育体系的支出,其总量定处于短缺状态。因此,从经费角度而言,必须废除科举,这样才能确保学堂的生存与发展,学堂方可真正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中心。

关 键 词:科举制 书院 学堂 教育经费 

分 类 号: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