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宝麟[1]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4期167-175,共9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S044)。
摘 要:清代是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发展最为完备的时期,除了官方支出的科举经费外,还有书院费、宾兴费、学田收益及其他各类教育经费。从甲午战败之后,尤其是从1901年底开始,中国各地广设新式学堂。在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前,科举与学堂并立。各级各类学堂的办理需要大笔款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书院、宾兴和学田等。这意味着传统教育经费的用途逐渐向学堂转化,也是学堂由边缘走向中心的缩影。然而,在科举制仍存的情形下,传统教育经费在整体上须同时应对科举与学堂两套教育体系的支出,其总量定处于短缺状态。因此,从经费角度而言,必须废除科举,这样才能确保学堂的生存与发展,学堂方可真正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中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