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贵阳550025 [2]贵阳学院法学院,贵阳550005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7期26-32,共7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基金“卓越研究计划”项目“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贵阳市财政支持贵阳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项目“基层治理中社区共同体构建研究”(FX-2020)。
摘 要: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时代主人翁的“三线人”经历了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政策性身份生产、单位制框架下的身份实践与体制改革下的结构性身份消解,后又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变动不居的时空情境,尤其是单位制向市场制的结构之变、体制改革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的价值之变以及主人翁到边缘人的身份之变,形成了一股新时代追求群体认同与群体价值的力量,与历史和回忆的自然动力共同驱动“三线人”的自我建构,形成了以艰苦的身体记忆、光荣的心理记忆与愉悦的生活记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记忆。基于内在动力的集体记忆外展延伸与客观的社会主流价值外在联结,共同形成了公共视域下的“三线精神”。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到“三线精神”,串起了“三线人”的情感社会化历程,也串起了宏大历史过程中“三线人”的时空变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