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身份

作品数:78被引量:27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聂文娟季玲刘文宇赵斌谢桂娟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越城邦:中亚述的历史叙事与国家集体身份的构建
《史学集刊》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袁指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东史学通史(五卷本)”(23VLS027)的阶段性成果。
公元前两千纪后半期,西亚北非地区迈进了大国政治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强国在西亚北非的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外交大戏。通过频繁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国家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且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这...
关键词:集体身份 西亚北非 文化遗产 自我认知 大国政治 历史叙事 认同过程 亚述 
从回忆到记忆重述——文学旅游中的集体身份形成
《旅游学刊》2025年第2期44-59,共16页侯颖 陆林 吴锶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旅游引导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演化的过程、格局和机制”(419306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全球地方化视角的旅游地演化过程与机制”(42371257)共同资助。
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了文化旅游目的地更好地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助力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了解个人如何接受集体的历史叙事,产生集体身份认同。在与文学作品或作家相关的旅游地,旅游者会回忆起过去阅读的经历,以及关于文学...
关键词:回忆 记忆重述 历史叙事 集体身份 文学旅游 
以“罪”为证:“新东北文学”中的悬疑叙事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郁旭映 
近年来,以双雪涛、班宇、郑执、贾行家等为代表的年轻东北作家共同促成了一场“东北文艺复兴”,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新东北作家群”(1)。这个标签与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称谓相呼应(2),均代表了一种集体身份。这一身份不仅指向...
关键词:东北文学 东北作家群 集体身份 原生地 文艺复兴 共同主题 悬疑叙事 
风险治理背景下公共事件中地方性集体身份的生产机制与化解对策研究——以环境邻避为例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年第9期76-90,共15页陆健 石发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4CXTD04)
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是市域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地方性集体身份在公共事件中往往可以释放较大的动员能量,给市域社会风险治理造成挑战。这种基于地域的集体身份是如何在公共事件发...
关键词:环境纠纷 地方性集体身份 公共事件 社会风险治理 
“全球南方”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
《时事报告》2024年第6期36-37,共2页陈璐 
“全球南方”已成为包含多元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群体的代名词。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在“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整体实力跃升,集体身份意识增强,以团结合作、...
关键词:集体身份 团结合作 发展中国家 积极进取 整体实力 新篇章 
来华留学生集体身份的官方话语建构与时代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49—2023)的考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陈思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CK009)。
作为留学生研究的两大主体,我国出国留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相关历史研究极不对称,后者缺乏关注。本文从新闻史视角切入,以官媒《人民日报》作为话语主体、来华留学生主题报道为研究文本,综合运用话语-历史分析法等多种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留学生史 集体身份 话语-历史分析法 批评性话语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被引量:1
《文化产业》2023年第24期118-120,共3页常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发展文明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民族、地域和集体身份的认同。然而,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容乐观,频频发生的侵权行为以及文化冲突等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
关键词:集体身份 法律保护体系 侵权行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冲突 自然环境 创造力 
偏执狂和恋爱脑
《看电影》2023年第6期89-89,共1页teen 
苏联艺术的发展,在[聋人之国]里留下许多人文遗产。但正是在这些肃穆的建筑、宽阔的街道、庄严的雕像之间,两个迷茫的女孩四处流浪。她们身份模糊,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暖昧不清,仿佛朝生暮死,无所顾忌。女性成为她们最后确认集体身份的坐标...
关键词:集体身份 偏执狂 人文遗产 抱团取暖 艺术的发展 女性主义 破坏性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域下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以日本主流报纸“中国技能实习生”为例被引量:1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3期17-26,共10页孙成志 王成一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认知视角下日本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批准号:19BYY215)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孙成志。
自建日本主流报纸“中国技能实习生”专题新闻语料库,将语料库辅助的语义共现网络分析与评价理论的态度资源分析相融合,探讨新闻话语对“中国技能实习生”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路径。研究发现,“中国技能实习生”主要再现为“劳动者”“...
关键词: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 集体身份 中国技能实习生 语料库 
作为文化共同体标识的“美国亚裔文学”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2期88-90,共3页刘向辉 
“美国亚裔”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高涨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概念,其创造者为美国日裔市冈裕次和艾玛·吉。从诞生伊始,“美国亚裔”便是一个极具活力和鼓动性的术语,它迫使人们重新定义自己和正视身边的政治议题,也在许多不同领域为...
关键词:文化共同体 集体身份 鼓动性 政治议题 美国民权运动 重新定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