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  

Bioinformatics character of differential gene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波 白勇涛 刘洪涛 卫东锋[2] 任建廷 张俊英[2] 张占军 赵雪松[5] ZHANG Bo;BAI Yong-Tao;LIU Hong-Tao

机构地区:[1]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北京100028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3]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4]北京师范大学老年脑健康研究中心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第14期3023-3028,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603488,818039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430100);中国中医科学育苗基金培育专项(ZZ11-111);首都医科大学科研培育基金(PYZ2018142);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18-49)。

摘  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差异基因的分子功能分类、生物学网络调控特征及关键节点,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的基因芯片数据,采用PANTHER在线平台对4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包括基因类别、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分析,使用在线分析软件STRIN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调控网络分析,寻找关键节点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20个明显下调的差异基因主要与机体防御/免疫功能、细胞黏附及能量代谢功能相关,与丙酮酸代谢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相互作用拓扑网络中的关键节点ATP6V1F、PIGQ、GLO1分别与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氧化应激子网络有关。而20个明显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与氧化还原、代谢过程及细胞转运功能相关,蛋白相互作用拓扑网络中的关键节点OGT、GYG1、UXS1、ATP2A2分别与分别与糖基化修饰、糖原合成、葡萄糖醛酸酯合成及ATP能量代谢子网络有关。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与外周血中的ATP6V1F、PIGQ、GLO1、OGT、GYG1、UXS1及ATP2A2等基因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涉及丙酮酸代谢和血凝信号通路。

关 键 词:阿尔茨海默病 外周血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能量代谢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