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乐器类“非遗”为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伟[1] 

机构地区:[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出  处:《戏剧之家》2020年第21期183-184,共2页Home Drama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思政)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616。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由于中外思想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国的文化底蕴,是"活态的文化"。将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非遗"融入思政教育,既可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也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关 键 词:一带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政教育 乐器类“非遗”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